中国网5月28日讯 (记者 蔡彬)“北敦煌,南大足”,是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客观评价。如果说,敦煌展现了石窟艺术的至高起点,那么,大足则演绎了石窟艺术的再度辉煌。
石窟艺术作为佛教艺术中极重要的表现形式,在中国化的过程中,与南北各族及地域性的世俗文化交融渗透。从南北朝、隋唐、五代,直至两宋,中国石窟的开凿如星星之火,遍及大江南北。西起新疆,经敦煌、云冈到龙门,东至辽宁;北沿内蒙古、陕西,南下四川、云南……石窟艺术在历史的风云里实现着中国化的进程。而承启这个进程的大足,也在特殊的历史条件和社会文化环境中悄然崛起。
(资料图)
大足石刻博物馆
大足石刻博物馆内陈列的造像
大足位于嘉陵江水系沱江分水岭,自古便是粮盐丰饶之所,亦是巴蜀文化交汇处。公元892年,大足北山石刻开始开凿,拉开了中国石窟艺术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开窟造像的序幕。在随后的五代、北宋、南宋等朝代,大足云集了四方匠师,逐渐成为一座中国石窟艺术的新丰碑。无论是姿态各异的大佛人物造像,还是展现当地民俗风情和生活的记录,匠师们以自己的所思所想,为后人留下了诸多或恬美宁静、或端庄优雅的艺术作品。
大足石刻北山造像
大足石刻北山造像
1999年,大足石刻“五山一塔”(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多宝塔),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现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窟多达75处,雕像5万余尊。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具有独具特色的“川渝韵”和“大足风”,推动大足石刻走向世界,是坚持文化自信,提升中华优秀文化世界影响力的举措。
大足石刻宝顶山
大足石刻宝顶山——“千手观音”造像
悠久的历史与庞大的规模让大足石刻成为文旅资源得天独厚的宝地。据了解,大足石刻并非精心封存于玻璃橱柜内的藏品,亦非被束之高阁的文化遗存。它生于自然,存于自然。千百年时光流转,人们在研究、观看它时,也在影响和塑造它。
大足石刻宝顶山——“卧佛”造像
大足石刻宝顶山——“华严三圣”造像
近年来,大足区加强石窟寺保护,开展不同程度的修缮保护、抢险加固、抢救性保护等工程,推动南方石质文物保护科研示范基地的建成。修订完善《重庆市大足石刻保护条例》《大足石刻保护利用总体规划》,严格执行文物保护督察制度,加大对文物的保护和管控力度。开展全区石窟寺专项调查,编制大足区石窟寺文物名录,筹备建设巴蜀石窟博物馆。
此外,为深入挖掘大足石刻的艺术、历史、文化价值,大足区突出活化传承、合理利用、深度融合和开放共享,成立大足石刻文创产品研发机构,加大文创产品研发力度,搭建旅游商品营销平台,以“文”为脉,推出一系列兼具地域特色和文化印记的文创产品,镌刻“大足印象”。
从梵天到东土,以石窟艺术为代表的佛教艺术遍地开花。从高高在上的净土天国,到滚滚红尘里的俗世烟火,大足石刻为佛教艺术中国化的进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自此,大足石刻树起的这座中国石窟艺术最后的丰碑,从题材到审美都深深烙上了中国印,闪耀着中华智慧的圆融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