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吴海舒 实习生 许静谊】为什么宁夏枸杞甲天下?大同黄花如何成了“致富花”?怎样用牦牛产业打造乡村振兴的玉树模式?河南信阳的毛尖、临颍的辣椒、汝阳的红薯如何叫响全国?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6月13日,2023品牌农业神农论坛将在郑州举行。本届论坛以“乡村振兴、品牌引领:中国特色乡村振兴的路径、方法与实践”为主题,论坛邀请了相关专家学者、全国知名企业和农业产业链代表,梳理我国乡村振兴的主要成就和经验,探究未来发展的路径和方法,共同推动中国品牌农业和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通过品牌化的商品和服务让“好山好水好产品”走出去
2023品牌农业神农论坛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河南省乡村振兴局指导,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合作社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品牌农业课题组主办,福来咨询、大河财立方、神农岛承办。论坛还获得了中国农业国际交流协会、中国乡村发展志愿服务促进会、中国绿色食品协会、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中国果品流通协会、中国蔬菜流通协会、中国畜牧业协会、《品牌农业与市场》等协会机构的支持。
据了解,2019年5月30日,首届中国品牌农业神农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堂举行,成立了《中国品牌农业神农合作组织》,特别设置了中国品牌农业神农奖。2020年11月16日,第二届中国品牌农业神农论坛在京东集团总部举行,与会专家代表围绕“把地理标志产品变成心里标志品牌”进行交流探讨。
“神农论坛的宗旨是探索中国农业品牌化、现代化到底怎么走。”神农论坛发起人、中国人民大学品牌农业课题组组长、福来咨询创始人娄向鹏表示,产业兴旺能够为乡村振兴“造血”,区域经济要发展、农民要增收,要靠特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的基础和抓手是产业兴旺,而产业兴旺需要品牌引领。
娄向鹏认为,除了基础设施等各种投入之外,产业兴旺还要靠对外的品牌化的商品和服务。以往,农业行业市场化程度低,许多从业者将更多精力聚焦在产业上游,而跟下游市场打交道的经验较少,这是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重视和调整的地方。“要通过品牌化的商品和服务让‘好山好水好产品’走出去,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实现产业兴旺。从品牌、市场、消费的角度思考,拉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河南农业品牌挖掘有很大的潜力和机会
本届神农论坛为何在河南郑州举办?“河南是农业大省,河南农业是中国农业的缩影。”娄向鹏说道,河南农产品资源非常丰富,品类数量充足,比如有信阳毛尖、新郑红枣、西峡香菇、温县铁棍山药、兰考花生、光山茶油、伊川小米等全国知名农产品品牌。
娄向鹏认为,河南农业品牌塑造有非常大的潜力和机会,河南农业品牌的挖掘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尤其在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方面,要提升附加值,提升产业融合程度。从企业角度来看,一些政府和企业对于品牌的认知还不够,在品牌建设过程中,目标和方法不够清晰,往往会走弯路,错失发展机遇。
河南农业品牌建设的潜力在哪?娄向鹏分析,第一是品类冠军的机会,比如新安樱桃、西峡猕猴桃等,从目前全国的市场来讲都非常有机会,同时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第二是消费升级的机会,消费者对产品品质有了更高、更多的需求,比如汝阳花菇,就是满足消费者对优质菇类的需求。第三是渠道变革的机会,过去企业要想建立全国渠道是比较困难的,对于人财物以及时间的要求很高,现在有了互联网和电商,可以快速打通全国甚至全球的渠道。第四是媒体变革的机会,过去要触达更多消费者需要大量的资金,传播方式也比较单一,现在社交平台机会很多,甚至一个县域也能够培养自己的电商生态,面向全国传播推广。
标杆案例分享、方法路径探究,这些干货不容错过
本届神农论坛规格高、阵容强。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级协会、省市县等相关领导和企业家、行业专家将莅临论坛,对“乡村振兴·品牌引领”进行全方位的权威解读。
论坛上,来自全国的农业品牌将进行经验分享,大同黄花、宁夏枸杞、玉树牦牛、阿里巴巴、联想控股佳沃集团等相关负责人将展现“乡村振兴·品牌引领”的全国创新实践。同时,论坛上还将有好想你枣、仲景香菇酱、临颍数字辣椒、信阳毛尖521、汝阳水果红薯等标杆案例分享,为“乡村振兴·品牌引领”贡献河南智慧。
另外,本届论坛还将发布“乡村振兴•品牌引领”专题报告,为乡村振兴决策者和参与者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助力乡村振兴。另外,《乡村振兴•品牌引领:中国特色乡村振兴的路径、方法与实践》新书也将在论坛上首发。据介绍,这本书总结了大量的案例,以国际视野和实战思维,从理论基础、顶层设计、方法体系、典型实践、专题研讨等方面全方位解析中国特色乡村振兴的底层逻辑和积极探索,探寻和分享中国特色乡村振兴的路径、方法与实践。
除此之外,论坛上还将举行第三届神农奖颁奖仪式、中国人民大学品牌农业课题组特约研究员聘任仪式、“乡村振兴•品牌引领”神农公益大课堂启动仪式等,开展“乡村振兴•品牌引领”的专题公益培训、诊断、研讨、资源对接,帮助地方政府和龙头企业找到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和方法,助力乡村振兴。
责编:刘安琪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制:万军伟